WFU

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

台灣醫師創新的困境與機會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從Stanford回國半年,期間陸陸續續有不少醫師跟我討論想要創新的方向、問題、解決概念等,不少是還沒畢業的醫學生或住院醫師,也有在一些領域已是Key Opinion Leader (KOL)的前輩。大家都相當有熱忱,要解決的問題也不是空穴來風,然而個人淺見,絕大多數離市場還太遙遠。(謎之音:想賺錢還差得遠)

在矽谷走一遭,最大的收穫就是「現實感」。去美國之前會有粉紅泡泡般的幻想期待,以為去了美國就能找到天使投資人掏錢投資你的「概念」,以為只要投影片做得漂漂亮亮VC就會被迷得七葷八素,以為只要臨床醫師說了算市場就會讓你的「創意」豐厚回報。

簡單總結:People will pay for "innovation", not "idea." 「創意」到「創新」中間巨大的鴻溝,只有當你捲起袖子去執行時,才能深刻體會。而絕大多數醫師還站在創意的地方踏不出去。




誰幫你做出產品?


第一關,看到問題、想出解決辦法(無法確認是否為最佳解),找學校老師討論,發現老師情勢所逼只能考慮這個研究能帶來多幾篇論文、多少impact factor,而且少子趨勢下還不一定有學生幫忙開發。申請院內研究計畫來支付研究經費卻發現連助理都請不起,申請科技部計畫發現「不夠學術」連邊都沾不上,自掏腰包才發現醫院合約已經把專利所有權寫死--「屬於醫院」。

最理想狀況下,醫師看到需求,研究所有現今解決方案,就需要一群工程師做腦力激盪找最佳的新解、做workable prototype出來驗證概念,然後申請專利、尋求資金、然後授權廠商或找到CEO一個一個搞定後面法規、製造、通路等問題。

厲害一點的醫師會自己coding或當maker自己做prototype,但是這類高手也常常掉進優秀工程師的陷阱:只看得到技術。但根據我的觀察,看到需求、做出prototype只是第一步,怎樣做出「能賣的產品」才是重點,而絕大多數的project通常還不用討論商業模式,只看population及單價就遠低於開發成本。開發需要一百萬美金,市場大小一年十萬美金,請問有哪家廠商肯做?

動手開發之前,必須確定有合理的商業模式(即使後來執行會有所調整)。


台灣研發能量其實很強


在回國後這半年我也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公司、工研院、大學等各種單位的工程師,我常常訝異於他們高超的技術實力,甚至比起Stanford的工程師其實並不遜色,也常常有論文發表在不錯的期刊(必然的kpi?XD)

亞洲國家一向是技術掛帥,台灣也不例外,先看國外有什麼技術,然後把那項技術再開發一次,做個Me better的產品找買家,或者用該項技術去找臨床應用。

近年來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例子:台大江清泉教授與工研院團隊的合作,把該專利、技術等研發成果技轉給Exatech,是後進者想要依循的途徑。但是這個project有個很特別的地方,就是它非典型「從技術找應用」,而是「拿技術做產品」:原本有培養軟骨細胞技術與material science的團隊,聆聽臨床醫師的需求後,開發出3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的軟骨再生手術流程與相關工具。「從技術找應用」多的只是拿政府補助養學生或KPI,「拿技術做產品」必須有商業模式的考量。

單一技術難以成為一個解決方案。你叫做材料的工程師去做刀具?做刀具的專家來養細胞?通常工程師心裡會先給你一個白眼。但是當我們心中有個篤定的商業模式、面對並尊重市場、明白賣不了錢的產品只是浪費時間,就會依照商業模式、市場需求,去開發或尋找各個環節所需的技術


商業模式才是創新之本


簡言之:想要創新,商業模式是最基本的必要條件。沒有商業模式,創意走不出醫師腦袋,技術走不出實驗室。

這也是台灣醫師與工程師所面臨、最大的困難之一。

在Stanford的Biodesign course中,每組規定1/3成員是醫師、1/3工程師、1/3是MBA,在最開始定義問題的過程中,所有步驟都隱含著商業模式與市場分析所需的意涵。我們把某個臨床問題用Problem, population, outcome三大項來分析,定義population這個步驟就是market segmentation

例如昨天有個骨科醫師想開發提醒低頭族該抬起頭的保健solution,哇,這市場好大喔,脖子會酸的人都想用......是嗎?這時候我們要想深一點:誰會最渴望這個solution、一做出來馬上買?是上班族、打電腦工程師、生產線檢查的員工、愛追劇的家庭主婦?還是已經有radiculopathy、醫師建議開刀但自己不想開刀、尋求替代治療的病人?

您或許已經發現,前面幾個market segmentation是一般工程師或MBA想得到的,感覺population很大,但也很模糊;後面這個市場似乎population小得多,但是使用者的族群比較清楚,Google或pubmed搜尋文章就可以找到不少研究已經調查好這個市場有多少人。更重要的是,醫師能夠在很短時間內理解該disease fundamental及確認population,這是在台灣的工程師或MBA難以企及的專業能力


如何得到商業分析的能力、創造商業模式?


不斷練習。

如果問一年前的我,我會誠實告訴你:其實我一知半解,只能照Stanford Biodesign的methodology一步一步拆解,如何做市場分析?其實也是跟著當時MBA的組員一步一步學;MBA同學或許不那麼懂醫療,但對數據很敏感,即使搜尋得到網路上的資訊,不少時候還是比不上我醫師對醫師、與該領域的專家醫師討論。

有些市場上的眉角,只有醫師懂。

但這遠遠不夠,你必須跟這些有商業分析能力的高手請教、精進自己思考邏輯,最好有個練習題當範本(通常自己的題目最有動機),最好工程團隊在一開始的階段就加入討論,知道產品開發的目的。當整個團隊理解商業模式與市場需求,開發的時候就能減少時間與資源的浪費。像我是開發自己產品、被多位VC及先進提點後,才不斷提昇能力。

我回台灣參加幾個workshop型態的活動,觀察到大部分的醫師與工程師對市場的看法都相當天真(為什麼台灣的MBA/EMBA都沒興趣來幫忙?XD)。其實大家能力都有,需要有商場經驗的朋友來協助看清現實,不管是醫療器材或Bioinformatives,都原理互通(其實界線也越來越模糊了。)

因此即使自己臨床與project兩頭燒,在多位前輩的鞭策與鼓勵下,決定再辦一次醫師版本的Biomedical Innovation Workshop。這次跟之前不同的地方是,這次請參加者先填好自己想解決的問題才報名。根據之前的經驗,大概只有1/3的參加者會帶著自己看到的unmet need過來,雖然看別人的題目也是種學習,但畢竟比不上自己真心想解決的問題。

如果醫師學到「如何分析市場」,從而延伸出研究現有專利、腦力激盪出新技術、規劃法規途徑、規劃動物與臨床實驗的能力,其實是目前許多公司或研發團隊需要卻遍尋不著的。

醫師也不一定要自己創業,但這樣的能力還是可以創造極大的價值。這是醫師的機會,也是台灣的機會。第一步,就是想辦法學習這套思考模式。


報名由此去:連結


延伸閱讀:

淺論AI for healthcare的台灣機會

Digital Health的商業模式

【懶人包】關於專利,你該知道......

醫材開發 | 醫師常有的盲點